1月20日,中國建筑材料聯合會召開2022年首場新聞發布會,發布“2021全球建筑材料上市公司綜合實力排行榜”和“2021全球建材十大科技新聞”。就相關問題,《中國建材》雜志記者專訪了中國建筑材料聯合會專職副會長張東壯,總經濟師、副秘書長、行業工作部主任孫星壽,副秘書長、科技發展部主任石紅衛。
互通共融 在全球視野中謀劃行業未來
記者:中國建筑材料聯合會此次推出“2021全球建筑材料上市公司綜合實力排行榜”和“2021全球建材十大科技新聞”的初衷是什么?
張東壯:踐行“宜業尚品 造福人類”的行業發展目標,深化“四個服務”,全力引導和推動建材行業、企業,用全球視野謀劃未來發展、深化國際合作、促進互通共融,并形成互學互鑒、互補互助的科技協同、合作創新的新局面,理應是中國建筑材料聯合會的責任與擔當。
正如閻曉峰會長在本次新聞發布會上強調,國內外建材行業互通共融正在日趨深化,國內外建材行業正在成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運共同體,從全球視野統籌考量建筑材料行業發展問題勢當必行。
有鑒于此,中國建筑材料聯合會按照“開拓、創新、綠色、共享、開放、人文”的行業發展理念,從經濟質量、發展質效、創新發展、綠色發展、共享發展、開放發展等六個方面,研究構建了多指標、多維度的建材企業高質量發展評價體系,并應用于首次發布的《2021全球建筑材料上市公司綜合實力排行榜》;同時,建材聯合會聚焦綠色低碳發展的最新科技動態,前沿新材料取得的創新性成果以及建材科技成果轉化應用的重大突破,經綜合考量,在組織行業專家系統梳理和篩選的基礎上,首次遴選發布了 “2021全球建材十大科技新聞”。
我們希望通過不斷深化與提升“排行榜”和“新聞榜”的內容和質量,使其更好地為企業提供發展導向,成為全球建材行業科技進步和高質量發展的“風向標”。促進國內外建材企業深化交流與合作,直面經濟全球化帶來的機遇和挑戰,共同探索和推動建材行業實現綠色低碳安全高質量發展。
記者:此次中國建筑材料聯合會發布的“榜單”和“十大新聞”均有“全球”二字,這也成為本次新聞發布會的關鍵詞。請問該如何理解“在全球視野中謀劃行業未來”?下一步,聯合會在推動建材行業全球化發展中將如何發揮作用,開展哪些重點工作?
張東壯:全球視野,可以從四個方面來理解。一是從中國看中國,首先要準確把握中國建材行業的現狀和特點,客觀判斷我國建材行業的發展水平、科技水平、國際化水平和企業綜合實力;二是從中國看世界,瞄準、對標世界建材行業科技創新的最前沿,構建從基礎前沿、重大共性關鍵技術到應用示范的全鏈條科技合作新局面;三是從世界看中國,中國已成為全球最大的建材生產國和消費國,應承擔起與其體量相匹配的責任,在推動全球建材行業發展中發揮作用;四是從世界看世界,國內外建材行業應加強互通共融,共同應對綠色、低碳、節能、環保、可持續等挑戰,構建命運共同體,共謀共發展。
2020年,中國建筑材料聯合會在六屆理事會上提出了“宜業尚品、造福人類”的行業發展目標,確定了“十三個全面提升”的發展路徑,其中就涉及提升建材行業國際化水平。為了進一步深化國際合作,打造全球建材朋友圈,我們積極搭建國內外技術經濟交流與合作平臺,組織了建材行業碳減排國際論壇、“中澳低碳建材交流圓桌會”等一系列國際交流活動;加強行業分析研究,攜手國內外專業機構、代表性建材企業共同編撰《建材行業國際合作藍皮書》,為建材行業高質量國際合作蓄勢賦能;加快培育具有全球視野和跨文化交流能力的國際化人才;加強國際宣傳,開通Facebook(臉書)和Twitter(推特),借助全球化傳播平臺講述中國建材故事,提升行業國際知名度和影響力;我們也密切關注國際建材行業最新動態,此次兩個“榜單”的發布,就為我們對標世界一流,強化互通共融,加強科技協同,深化國際合作提供了很好的導向和契機。
今后,聯合會將從推動全球建材行業發展的角度出發,著力構建范圍更大、聯系更緊密的全球朋友圈,通過組織召開碳減排等專業性國際論壇、建材行業在華跨國公司座談會等活動,增進相互了解,深化務實合作,促進更高水平全方位的對外開放,推動互通共融;擴大對全球建材最具前沿性、引領性、影響力和發展潛力的科技新聞動態和進展的傳播,引導行業科技創新瞄準最新前沿,實現迭代發展,與國際同行共同應對行業發展中所面臨的綠色、低碳、節能、環保、可持續等挑戰;繼續發揮聯合會的橋梁紐帶作用,深化與各國在綠色技術、綠色裝備、綠色服務、綠色基礎設施建設等方面的對接與合作,共同探索和推動建材行業實現綠色低碳安全高質量發展。
也希望在此進程中,廣大行業企業能夠用“全球視野”,對標世界一流,加大科技創新力度,推動關鍵領域、重點項目加快突破;適應國際形勢的新變化,加強知識產權保護;加強品牌建設,打造一批在全球市場上的中國品牌;積極開展國際交流合作,瞄準前沿動向,為行業高質量發展拓展新的空間,造福人類美好生活。
行業頭部企業優勢顯著 專業化精細化分工成潮流
記者:2000年,原國家建筑材料工業局曾組織編撰了《世界建材企業百強》,那么今年中國建筑材料聯合會評選出的“2021全球建筑材料上市公司綜合實力排行榜”與22年前的榜單相比,呈現出了怎樣的特點和變化?
孫星壽:中國建筑材料行業較之過去已經取得了巨大變化和長足進步。本次發布的“2021全球建筑材料上市公司綜合實力排行榜”收入100家企業,分別來自25個不同國家和地區,其中中國企業38家,其次為美國企業16家、日本企業8家。榜單前十企業中的國內企業有3家,排行依次為第一、第二和第六。
通過榜單,我們可以看出:一是2020年雖受全球范圍的新冠肺炎疫情影響,但全球建筑材料頭部企業依然優勢明顯。綜合排名前十家企業的市場份額約2468億美元,占榜單企業的43.9%,比2019年增長0.5個百分點,市場份額有擴大趨勢;榜單頭部中國企業效益明顯增長,3家中國頭部企業2020年凈利潤91.6億美元,同比增長80.0%,效益增長明顯,綜合實力有所提高。此外,從頭部企業排名變化情況中看出,基礎建設等相對活躍的亞洲區域建材企業仍具有較強的發展潛力。
二是企業加強向上下游延伸拓展的態勢更加普遍。從榜單企業的經營范圍看,超過一半的企業以從事建筑材料傳統產業為主,但產品范圍逐漸向上下游產業鏈擴展。部分企業在加工制品業、新材料領域規模占比加大,向低碳、環保、產業鏈下游深加工方向延伸的趨勢明顯,創新研發能力作用顯現,為增強企業的盈利能力,提高經濟效益提供了有力保障,是綜合實力不斷增強的重要體現。
三是企業專業化、精細化分工的特色更加鮮明。歐美、日本等發達國家大規模建設階段已經基本結束,對于大宗建材產品的需求也逐漸轉向存量市場,這也使得企業更加注重深挖市場需求,呈現多元化、精細化發展特色。企業由單一產品生產,向生產、銷售、綜合服務、解決方案提供商方向轉變,觸角越來越廣,市場范圍越來越大,綜合服務能力日漸加強。
記者:中國建筑材料聯合會是否會定期發布“全球建筑材料上市公司綜合實力排行榜”?我們看到這次的榜單主要是圍繞企業經營、效益和成長能力,那么針對下一步工作聯合會還有哪些考慮?
孫星壽:聯合會今后將定期發布“全球建筑材料上市公司綜合實力排行榜”,關注全球建材企業動態變化,積極做好企業綜合評價,以更好地引導建材企業建立國際化視野,加快轉型升級,進而構建相互協調、相互促進的全球建筑材料行業新發展格局,共同實現行業高質量發展。
在當前國內外形勢變化影響下,建材行業正處于積極應對外部市場需求結構調整、內部產業結構加速轉型發展階段,綠色低碳、安全高質量成為今后建材行業發展的基本準則。為了更好地衡量、評估行業、企業發展水平,為建材企業的結構調整、科學發展提供有效支撐,中國建筑材料聯合會研究建立了“建材企業高質量發展評價體系”,從經濟質量、發展質效、創新發展、綠色發展、共享發展、開放發展等六大方面、11個二級指標、28個三級指標維度進行高質量發展綜合評價。這次發布的榜單雖然因為信息可得性、可操作性,以及兼顧國內外數據指標的一致性等方面原因,本次評價僅從經濟質量的經營、效益、成長等方面進行綜合評價,評價范圍也只是全球主要建筑材料上市公司,但今后我們將不斷拓展和深化。
我們建立的這一評價體系,充分考慮了產業特征、生產經營特點、企業自身及社會價值等方面因素,具有鮮明的行業特色,體現了建材行業綠色低碳、安全高質量發展的價值取向。今后,在企業的積極參與下,我們希望能逐步拓寬“全球建筑材料上市公司綜合實力排行榜”的企業范圍,并將評估指標擴展到經營、創新、綠色、發展、共享、開放等方面,從而進行更為全面的綜合評價。
瞄準前沿科技 積極融入行業科技創新全球化
記者:此次發布“全球十大建材行業科技新聞”是出于什么樣的考慮?這十大新聞是如何產生的?
石紅衛:習近平總書記在2021年兩院院士大會上指出,科學技術具有世界性、時代性,是人類共同的財富,要構建開放的科技創新生態,參與全球科技治理。要統籌發展和安全,以全球視野謀劃和推動科技創新。建材工業經過70多年的發展,水泥、玻璃、玻纖等多個建材細分產業規模已經位居世界第一位。取得成績的同時,我們也應清醒地認識到,大不等于強,我國建材行業的基礎研究水平、原始創新能力仍然與世界先進水平有一定的差距。為此,建材行業不能閉門造車,一定要積極融入全球建材行業科技創新網絡,“堅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開展高水平國際科技交流合作,吸納國際先進科技成果服務建材行業綠色安全高質量發展。建材聯合會凝聚行業力量正在創新性地開展行業重大科技攻關“揭榜掛帥”工作,開展和推出“全球建材十大科技新聞”,有助于掌握國內外前沿動態和水平,促進全球科技進步和交流。以上是中國建筑材料聯合會評選和發布“全球建材十大科技新聞”的主要考慮。
“全球建材十大科技新聞”的收集、遴選是這項工作最大的難點。新聞的主要來源有三,一個是《Nature》《Science》等頂級國際期刊上具有較大影響力的前沿學術成果,第二是國際建材行業組織、媒體發布的行業科技大事要事,第三是國內外建材龍頭企業發布的重要科技創新成果。我們按照以上來源總共梳理出60多項新聞。
新聞的遴選我們主要抓住三個原則:第一,前沿的科技成果要具有顛覆性、突破性、創新性,并且要有產業化的前景;第二,科技成果要對全球建材行業未來發展與競爭格局具有較大沖擊力和影響力;第三,科技成果符合和滿足建材行業發展的方向和迫切需要。
在此過程中,我們也積極發揮剛剛成立的中國建筑材料聯合會專家委員會的重要作用,有力保障了評選的專業性和權威性。
記者:今后“全球十大建材行業科技新聞”的評選是否會長期開展?后續工作將如何展開?
石紅衛:會的,后續我們將每年發布“全球建材十大科技新聞”,同時從以下三個方面持續深化該項工作:
一是進一步拓展新聞來源和渠道,提升新聞質量。我們將定期在全球范圍內收集梳理一批建材行業大事要事。同時,在新聞遴選過程中,我們既要發揮行業專家的重要作用,也要積極引導企業從自身需求角度出發對新聞價值進行評判,真正遴選出行業普遍認可的“全球建材十大科技新聞”。
二是發揮“全球建材十大科技新聞”對推動行業科技進步的促進作用。首先是引導我國科研工作者樹立全球視野,面向國際前沿,謀劃和推動建材行業科技創新。其次是推動行業對國際建材行業發展格局的敏感度和研判能力,積極參與國際競爭和合作。同時,以評選“全球建材十大科技新聞”為契機,引導全行業關注和挖掘國際科技創新的最新成果,對標國際科技創新體制機制,吸納國際先進科技成果“為我所用”。
三是將“全球建材十大科技新聞”的科技攻關方向融入建材行業科技創新體系中來。下一步,建材聯合會將瞄準國際科技創新前沿,將具有重大顛覆性、突破性的研發和成果與建材行業“揭榜掛帥”科技攻關項目、推薦科技部重點研發計劃等行業重點工作相結合,引導行業科技創新資源同時聚焦國內國際前沿科技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