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現碳達峰、碳中和,是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統籌國內國際兩個大局作出的重大戰略決策,對我國實現高質量發展、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具有重要意義。近日,《國資報告》雜志推出特別策劃《“雙碳”之約》,介紹了建材、煤炭、石化等行業在“雙碳”目標引領下自覺肩負歷史使命,積極應對挑戰,主動擁抱未來,走綠色轉型高質量發展之路。
文中講道,去年以來,中國建筑材料聯合會圍繞“雙碳”行動,率先發出《推進建筑材料行業碳達峰、碳中和行動倡議書》,發布建材行業“雙碳”關鍵領域“揭榜掛帥”攻關任務榜單,并從六個維度提出建材行業“六零”示范工廠概念以推動企業轉型升級。中國建筑材料聯合會會長閻曉峰在接受采訪時表示:“建材行業碳減排對我國如期實現碳達峰目標至關重要。建材行業要為國家高質量可持續發展騰出排碳空間,做負責任的行業。”與此同時,以中國建材集團為代表的央企切實發揮領軍作用,聚焦重大需求,為我國建筑材料行業綠色低碳安全高質量發展提供了科技支撐。現分享文章節選如下——
如果時間可以穿越到2030年,我們將可能看到一幅怎樣的畫面呢?
發電風車伴隨著陣陣和風的鼓動在晴空中搖曳,太陽能板在熾烈陽光的照射下熠熠生輝。人們在充滿著負氧離子的空氣中蘇醒,伸個懶腰,仿若置身于姹紫嫣紅的城市花園。登高遠眺,萬里晴空,山巒疊嶂,巍峨的群峰赫然顯現,在遠方的天際處展露出其迷人的容顏。
“到2030年,中國單位國內生產總值二氧化碳排放將比2005年下降65%以上,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費比重將達到25%左右,森林蓄積量將比2005年增加60億立方米,風電、太陽能發電總裝機容量將達到12億千瓦以上。”2020年12月,國家主席習近平在氣候雄心峰會上宣布。
自2020年中國提出碳達峰、碳中和目標后,“雙碳”目標已經成為相關央企共同熱議的重大話題。
“雙碳”目標,對央企意味著什么?
2021年6月,在中、法、德三國領導人視頻峰會上,習近平主席在與法國總統馬克龍、德國時任總理默克爾舉行會談時表示,中國將力爭于2030年前實現二氧化碳排放達到峰值、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這意味著中國作為世界上最大的發展中國家,將完成全球最高碳排放強度降幅,用全球歷史上最短的時間實現從碳達峰到碳中和。對此,中國社會科學院生態文明研究所副所長、研究員莊貴陽認為,實現2030年前碳達峰、2060年前碳中和是黨中央經過深思熟慮作出的重大戰略部署,也是具有世界意義的應對氣候變化的莊嚴承諾。實現碳達峰、碳中和,需要對現行社會經濟體系進行一場廣泛而深刻的系統性變革。
圖片2020年12月12日,國家主席習近平在氣候雄心峰會上通過視頻發表題為《繼往開來,開啟全球應對氣候變化新征程》的重要講話。(新華社記者 鞠鵬 攝)
實現“雙碳”目標,不僅是對一個政策、一個宣言的實施,它還是央企完成歷史使命的實踐,是一場“廣泛而深刻的變革”。
2022年1月,習近平總書記在十九屆中央政治局第三十六次集體學習時的講話中指出,我國已進入新發展階段,推進“雙碳”工作是破解資源環境約束突出問題、實現可持續發展的迫切需要,是順應技術進步趨勢、推動經濟結構轉型升級的迫切需要,是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優美生態環境需求、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迫切需要,是主動擔當大國責任、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迫切需要。
2021年9月,國資委黨委書記、主任郝鵬在調研中央企業科研創新工作時強調,要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牢記“國之大者”,加大綠色低碳領域共性關鍵核心技術攻關力度,圍繞產業鏈部署創新鏈,圍繞創新鏈布局產業鏈,培育更多行業龍頭企業,推進重點行業和重要領域綠色化改造,為加快實現高質量發展、實現碳達峰碳中和提供堅實支撐。
2021年12月,國務院國資委正式發布《關于推進中央企業高質量發展做好碳達峰碳中和工作的指導意見》(以下簡稱“指導意見”),明確了中央企業做好碳達峰碳中和工作的總體要求與主要目標。指導意見指出,中央企業在關系國家安全與國民經濟命脈的重要行業和關鍵領域占據重要地位,同時也是我國碳排放的重點單位,應當在推進國家碳達峰、碳中和中發揮示范引領作用。
“雙碳”目標已上升至國家戰略目標并納入“十四五”規劃當中。作為實現“雙碳”目標的主力軍和排頭兵,相關央企紛紛發布了各自的“碳達峰、碳中和”規劃及“十四五”行動計劃,以期形成自身的綠色低碳核心競爭優勢,穩步有序地實現能源利用效率達到世界一流企業的先進水平,為國家順利實現碳中和目標肩負歷史使命作出積極貢獻。
積極應對挑戰
中國是世界最大的建筑材料生產和消費國,建材工業也成為我國能源消耗和碳排放最大的工業部門之一。據中國建筑材料聯合會初步核算,建材工業二氧化碳排放約占我國二氧化碳年排放總量的13%。中國建筑材料聯合會會長閻曉峰在采訪時表示:“作為我國碳減排任務最重的行業之一,建材行業碳減排對我國如期實現碳達峰目標至關重要。為此,聯合會于2021年初率先發出《推進建筑材料行業碳達峰、碳中和行動倡議書》,鄭重提出并倡議我國建材行業要在2025年前全面實現碳達峰,水泥等行業要在2023年前率先實現碳達峰。我們反對自然達峰高位達峰,建材行業要為國家高質量可持續發展騰出排碳空間,做負責任的行業。這既是我們堅決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大宣示的重要舉措,也是建材行業必須履行的社會責任和應盡的義務。”建材工業碳排放具有鮮明的特征,以煤炭為主的能源消耗結構和建材主要產品生產所必需的碳酸鹽原料,是建材工業二氧化碳排放來源。其中,燃料燃燒過程排放約占全國燃料燃燒過程排放總量的6%、工業生產過程排放約占全國工業生產過程排放總量的64%,而在建材行業所屬32個國民經濟行業小類中,二氧化碳排放又主要集中在以窯爐生產為主的水泥、平板玻璃、建筑衛生陶瓷等行業。為此,建材行業注重處理好發展和減排、整體和局部、長遠目標和短期目標的關系,把系統觀念貫穿“雙碳”工作全過程,通過產業結構調整,控制主要碳排放行業規模;通過提升能源效率、改變能源結構,實現燃燒排放的有序調控;通過改變原料結構及產品結構,實現過程排放的轉變,統籌協調,全面推動建材行業節能降碳、轉型升級。進而又從綠色節能、能源安全、資源綜合利用、低碳、清潔、智能六個維度,提出建材行業“六零”示范工廠概念,以此為標志和要求積極推動企業轉型升級,形成行業新的價值取向。
“六零”示范工廠是指:零外購電工廠、零化石能源工廠、零一次資源工廠、零碳排放工廠、零廢棄物排放工廠、零員工工廠。閻曉峰會長表示:“‘六零’是建材企業轉型發展的長遠目標導向,每個‘零’都代表一個獨立的發展方向,六個方向各有側重又相互關聯、相互促進,從而推動行業整體的綠色低碳、安全高質量發展。”以此相關,建材行業發起建立了“全國建材行業重大科技攻關‘揭榜掛帥’機制”,發布建材行業碳達峰碳中和關鍵領域“揭榜掛帥”攻關任務榜單,由行業內外科研院所、企業集團揭榜承擔。這其中,以中國建材集團為代表的央企切實發揮著領軍作用,其下屬的中國建筑材料科學研究總院、天津水泥工業設計研究院、中材節能股份有限公司等骨干企業積極揭榜承擔綠色氫能煅燒水泥熟料、新型低碳膠凝材料等一批行業共性關鍵技術攻關,聚焦建材行業綠色低碳重大需求開展科技創新,為我國建筑材料行業綠色低碳安全高質量發展提供科技支撐。
中國建材集團通過水泥技術工藝的進步降低能源消耗,水泥廠的余熱發電裝機容量達到2197MW,2021年余熱發電量89億千瓦時,相當于節約標煤109萬噸,減排二氧化碳286萬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