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人士形象地說抗擊疫情,國內打上半場,國際打下半場。對于我國的廣大企業而言,疫情防控、復工復產,上半場已取得實質性進展。然而,病毒無國界,人類是命運共同體。我國企業從復工復產到達產,還存在太多不確定性,特別是參與國際產業分工程度較深的企業,在當前新冠肺炎疫情全球肆虐的情況下,達產難度更大,并且必須面對產業鏈重組的重大考驗和挑戰。因此,企業要做打好下半場的準備,在全力馳援國際抗疫的同時,積極躋身新基建,危中求機促發展,轉型升級抗疫情。
一、 國際疫情對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影響不容低估
在黨中央的堅強領導下,國內疫情阻擊戰整體取得了重大進展,本土疫情得到有效控制,新增新冠肺炎本土確診病例已經連續在零徘徊。據有關數據顯示,目前除湖北外,全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平均開工率超95%,中小企業開工率日漸提升,制造業重點外資企業復產率達80%左右。然而,近期國際疫情瘋狂肆虐,現實告訴我們,全球范圍內的疫情沒有可能短期結束,疫情造成的對全球經濟發展的重大影響已成定局,國際疫情對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沖擊和影響不容低估。當前我們面臨的最大挑戰是輸入性疫情,我們必須把好國門、謹慎處置,避免國內疫情“加時賽”;對廣大企業來說面臨的最大威脅是國際產業鏈斷裂,復產缺少外需訂單,境外配套中斷,企業庫存上升,國際結算出現問題等,這將導致一些企業不得不停產,甚至停業清算。
截至北京時間4月1日上午10時,中國以外新冠肺炎累計確診病例已超過77萬例,累計死亡病例38791例。涉及到兩百余個國家,其中確診病例過萬的有美國、意大利、西班牙、德國、伊朗、法國、英國、瑞士、荷蘭、比利時、土耳其十一個國家。可見,疫情蔓延之廣,肆虐之嚴重,實屬罕見,美國、歐洲是疫情重災區,世界貿易前十名中的九個國家在其之列,之外的印度,疫情也不樂觀。
基于國家統計局的基礎數據分析,從進出口總額看,2018年我國進出口總額為4.62萬億美元,其中中國同美國的進出口總額為6335.2億美元,占到我國進出口總額13.7%;中國同歐洲進出口總額為8540.3億美元,占到我國進出口總額18.5%;處于疫情重災區的十個國家同我國的進出口總額為12353.1億美元,占到我國進出口總額26.7%;此外確診過千的日本、韓國、加拿大等29個國家同我國的進出口總額為18295.5億美元,占到同我國進出口總額的39.6%。受疫情沖擊嚴重的39個國家總共占到我國進出口總額的66.3%。可見,全球范圍內的疾病蔓延發展,必將會對我國的經濟發展造成非常大的影響。
從進出口產品品種看,2018年我國出口總額2.4867萬億美元,出口過萬億的機電設備占到我國出口額的44%;過千億出口類的紡織原料及制品、金屬及其制品、家具玩具類制品、化工產品、運輸設備、塑料及其制品,占到我國出口額的39%;2018年我國進口總額2.1357萬億美元,機電設備占到我國進口額的34%;其它過千億進口類的礦產品、化工產品、運輸設備、光學鐘表類、金屬及其制品、塑料及其制品,占到我國進口額的50%。這里列舉的產品品種,總額超過我國進出口總額的80%,主要集中在受疫情影響較重的國家。我國企業同歐盟、美國、日本、韓國等已經形成緊密的產業配套關系。若疫情進一步在這些主要經濟體蔓延,將對全球供應鏈產生極大的沖擊,中國作為全球第二大經濟體,受影響的烈度自不必言。同時,中國作為全球制造業供應鏈的重要樞紐,一旦因缺少國際配套造成的問題,將會對全球經濟產生巨大影響,據日本經濟新聞的分析,中國的制造業生產每減少100億美元,海外整體影響約達67億美元。可見,疫情沖擊帶來的整體影響絕對不容樂觀。
二、新基建對當前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意義
黨中央國務院及時預判未來形勢,審時度勢提出促進新基建。新基建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拉動經濟發展,彌補疫情造成的損失;實現轉型升級,為高質量發展筑牢基礎;提前布局,爭奪“后疫情”經濟發展機遇。
新基建帶來數萬億產業投資。這個數萬億級的投資必將輻射到相關產業的各個方面,在全社會形成投資和需求的指數級放大,對經濟產生應有的拉動作用,對疫情給經濟發展造成的沖擊起到一定的遏制作用。實現經濟快速修復和持續增長的效果。同時保住我國的抗疫成果,彌補國際產業鏈斷裂和重組可能帶來的相關企業訂單不足、產能利用率過低和庫存積壓、成本上升、就業出現壓力等。
新基建關鍵在“新”。我們已經有幾次處理危機的教訓,盲目擴充規模、低水平擴產的“面多了加水,水多了加面”發展模式,雖解決了當時遇到的棘手問題,卻一定程度造成之后嚴重的產能過剩、庫存積壓、產業水平得不到提升調整等后遺癥。新基建則突出新,不在原有產業規模上打轉轉,按照供給側改革思路,將5G和網絡化、數字化、智能化融入其中,實現結構調整,轉型升級,提升產業競爭力,筑牢我國產業高質量發展的發展基礎,有效提升人民生活水平。
新基建也是提前布局。國際產業鏈的斷裂和重組,必將對我國產業形成嚴重沖擊。消極等待可能會產生巨大的經濟問題乃至社會問題。主動出擊,提前布局,是一種積極作為,既能夠緩沖國際疫情沖擊,辦好自己家的事情,不亂陣腳,又能夠通過提前布局,夯實基礎,筑牢內功內能,在疫情中、疫情后,積極發力,主動作為,搶奪產業發展制高點,為國際產業鏈快速修復和重組做出中國貢獻,全面打好抗疫總體戰。
三、新基建新在產業升級和消費環境提升
新基建是新型基礎設施建設的簡稱。早在2018年末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就曾提出,加快 5G 商用步伐,加強人工智能、工業互聯網、物聯網等新型基礎設施建設。2020年初國務院常務會議提出,大力發展先進制造業,出臺信息網絡等新型基建投資支持政策,推進智能、綠色制造。今年2月3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會議提出,要加快釋放新興消費潛力,積極豐富5G技術應用場景,帶動5G收集等終端消費,推動增加電子商務、電子政務、網絡教育、網絡娛樂等方面的消費。2月14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第十二次會議進一步強調,基礎設施是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支撐,要以整體優化、協同融合為導向,統籌存量和增量、傳統和新型基礎設施發展,打造集約高效、經濟適用、智能綠色、安全可靠的現代化基礎設施體系。新基建得到國家決策層面多次明確強調,新基建不是傳統意義上的基建,是具有先進制造業屬性,5G和網絡化、智能化、數字化強大支撐,能夠實現整體優化、協同融合的集約高效、經濟適用、智能綠色、安全可靠的現代化基礎設施體系。新基建不僅包括當前人們常說的5G基站建設、特高壓、城際高速鐵路和城際軌道交通、新能源汽車充電樁、大數據中心、人工智能和工業互聯網等七大領域,還應該包括更為廣泛的內容。比如,“十三五”擬建、在建、已建項目要加快;再比如,補足短板需求、存量賦能改造,以及本次疫情中展現出強大需求的在線服務和消費、抗疫醫療衛生物品和設備等。用兩句話來概括,新基建新在改進提升產業發展環境上,新在為提高人民生活水平而改進提升消費環境上。
3月4日,面對國際疫情肆虐,中央政治局常務會議再次強調新基建,并且,中央部委和各省市積極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關于新基建的決策部署,希望通過加快、加量項目建設彌補疫情造成的經濟缺口,成為穩定中國經濟并實現經濟增長的新動力、新引擎。國家在這個時間點大力強調、大力推動新基建,既是面對當前國際疫情的不確定性,主動發力扭轉國內產業局勢的重要應對策略,也是從長遠謀劃,實現產業轉型升級,為產業高質量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營造優良環境。新基建不同于傳統的“鐵公基”,是轉型升級的新產業。比如七大產業領域中,5G可以提升網絡速度和網絡覆蓋,為其他產業,既包括新興產業也包括傳統產業,提供產業提升的巨大空間和環境保障;特高壓、城際高速鐵路和城際軌道交通、新能源汽車充電樁都直接關系到人流、物流、能源流效率的提升和環境的優良;大數據中心、人工智能和工業互聯網又從數字化、智能化、網絡化進一步促進各個產業的高質量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改善和提高。新基建不是一個簡單的擴容、擴產、擴規模,而是無論從社會生產服務效率,還是人民生活水平改善提高,打開上升空間,跨越式提高,上到一個嶄新的、先進的檔次上,為社會全面進入高質量發展軌道,構造牢固產業保障基礎。
四、企業躋身新基建的應對之策
新基建內容廣泛,既有硬的實體產業,也有軟的服務配套;既有新興新創產業,也有傳統產業的改造,核心點是產業的先進性。除了新基建直接涉及以及配套產業之外,更多的是利用新基建產業發展環境進行改造提升的傳統產業,新基建將通過產業傳導進入到各個產業領域,涉及制造、配套、應用、服務等各類企業,如何抓住機遇,關鍵是企業自身要審時度勢,置身其中,早謀劃、早動手,在細分市場有所作為,將企業自身發展戰略實實在在地躋身于新基建提供的機遇中,與大勢同行同伴,在伴行中實現自我提升和發展。
(一)新基建是產業升級發展大勢,企業應積極融入其中
新基建既是國家針對當前國際疫情蔓延肆虐可能導致的世界經濟衰退和對我國經濟形成的重創,避免出現國內產業萎縮和就業率下滑的重大科學謀略,也是針對國內外的復雜局面和不確定性,提前謀劃,前置布局,借機強力推動國內產業升級換代,實現“借勢超車”的創新之舉。企業要認真學習領會,認清大勢,研究新基建會帶來什么變化,企業如何融入其中。要深入研究企業所處領域,包括上下游領域、可衍生領域,尋找本企業的可為點,通過業務轉型、技術改造、調整產業鏈等措施,搶占制高點,爭取有所作為,與大勢同行實現企業發展。
(二)做好新基建的供應商,在配套服務中搶抓發展機會
新基建涉及領域極大,既存在領域內的相互服務配套關系,也與領域外存有密切配套服務和改進提升關系,傳導輻射將會呈現指數級的提升。由于涉及到產業環境、產業傳導模式的重大改變,任何產業、任何企業,都不會獨善其身,都需要抓住機會努力跨上一個新臺階,在一個嶄新的領域去發展,鞏固原有市場份額,提升新的產業地位。企業要積極投身新基建形成的新產業分工中,在新基建提升了的產業鏈中有所作為,通過配套產品、配套服務,加入新基建供應鏈,在配套服務中保有和提高企業的產業鏈地位,實現企業跨越式發展。
(三)努力搭好新基建便車,傳統產業亦可實現新的發展
傳統產業轉型升級面對挑戰眾多,新基建是傳統產業實現轉型升級的一個新的機遇。新基建的形成,將極大改變產業環境。比如,5G將覆蓋到所有產業,特高壓、城際高速鐵路和城際軌道交通、新能源汽車充電樁,將改變產業的格局,大數據中心、人工智能和工業互聯網,將徹底消滅孤島企業。因此,傳統企業即使找不到新基建的配套服務機會,也要積極融入其中,利用新基建帶來的新的先進的產業環境,去改變企業傳統發展模式,積極應用新基建成果提升企業發展質量,搭好新基建便車實現企業可持續發展。
抗擊疫情下半場,我國廣大企業迎來了新基建的發展風口。倡導新基建,是國家根據當前國內外疫情和經濟社會的復雜形勢,采取的宏觀經濟發展政策。企業作為微觀經濟主體,要積極跟進、抓住機遇,在為抗擊疫情做出貢獻的同時,實現企業自身的轉型升級和高質量發展。(宋志平 中國企業改革與發展研究會會長)